一,跳料发生原因剖析为找出该模具发生跳料的具体影响因素,在生产现场别离对随机床进口模具及克己模具(图 3)运用情况及冲压的废料、零件冲压口进行了检查,检查后发现: 两种模具呈现废料上跳时,加工的零件资料多为不锈钢, 运用的随机床进口模具因为凸、凹模刃口磨损,已经过屡次刃磨,冲压零件断口下端面粗糙、呈明显撕裂状; 克己模具冲压零件断口沿 40mm 长度方向,部分端面光亮平坦、部分粗糙。
数控转塔冲床
经对模具和冲压废料断面观察剖析。初步判断,进口模具冲压后废料呈现上跳主要是因为凸、凹模修磨后总长度过短造成冲压深度过浅,使废料下端面几乎为拉断,过浅的冲压深度还使废料处在凹模孔口上外表,所以很简单被凸模吸附而上跳;克己模具冲压的零件断面描摹标明:模具冲裁空隙不均匀,不均匀冲裁空隙的呈现, 造成一边大于冲裁空隙,一边小于冲裁空隙,使得料片在进入凹模之后,因为毛刺很大,在开模时,废料易从凹模中被带出。
另外,冲压凸模形状简单,废料与凹模孔口间的摩擦力很小,易被凸模吸附;冲压的不锈钢资料,韧性好, 废料易粘附于凸模;运用的转塔冲床冲裁速度较高,使废料易受真空吸附作用上跳,这些因素均易导致跳料的发生。
二,处理的办法
依据资料介绍,防止跳料发生常运用的办法主要有: 在凸模刃口上开小槽或将凸模刃口做成球冠状或将凸模做成斜面或剪切状,此外,对凸模进行退磁处理,在凸模上设置顶料钉等。
针对上述对跳料发生原因的剖析,对两种模具别离采纳如下办法:因为进口模具发生跳料的主要因素是冲压深度过浅。所以对模具作如下更改:将导套下底面磨去2mm,用硬质合金钻头配合研磨膏将凹模刃口研成小倒角,以增大冲压后的废料与凹模的摩擦阻力,使废料能留在凹模内,不至于发生废料上跳。
经对克己模具进行检查,发现模具之所以在 40mm 长度方向空隙不均匀,主要是因为该模具上、下模中的定位键槽与冲压零件中心线间有误差,导致安装在转塔冲床塔位的上、下模在 40mm 长度方向的空隙呈现不均匀, 因为对模具重新进行再加工较难完成,考虑到机床中上、下模定位设备是两套独立的机构,因而,在安装模具前, 让下模定位设备空转一齿,使机床的上下定位键发生偏移, 然后模具安装后的空隙得到调正。二手冲床回收
另对克己模具作如下改善:在凸模端面开设通气孔, 以损坏凸模刃口端面与冲压板料间构成真空的条件,在导套端面开制小槽消气,以利于空气进入冲裁面。
数控转塔冲床
两种模具除别离采纳上述办法外,在加工不锈钢板时, 相同都用棉纱擦洗板材外表的油渍,并对凹模外表和板料底面用乳化液进行适当润滑,以削减废料与凸模间的吸附力。